牙床疼痛可能由牙龈炎、牙周病或智齿生长引起,及时口腔清洁、药物治疗和专科处理可缓解症状。常见原因包括细菌感染、机械刺激和全身性疾病影响,治疗需针对病因选择漱口水、抗生素或手术干预。
1. 牙龈炎和牙周病是牙床痛的常见病因。牙菌斑堆积刺激牙龈导致红肿疼痛,长期发展可能形成牙周袋甚至牙齿松动。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洁,配合含氯己定的漱口水可减少菌斑。中重度病例需牙医进行龈下刮治,必要时口服甲硝唑联合阿莫西林控制感染。
2. 智齿阻生常引发冠周炎。萌出空间不足导致牙龈瓣覆盖形成盲袋,食物残渣滞留引发剧烈肿痛。急性期可用生理盐水冲洗盲袋,布洛芬缓解疼痛。反复发作或阻生严重者需拔除,微创拔牙技术可减少术后肿胀,配合冷敷和头孢类抗生素预防感染。
3. 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、维生素C缺乏也会表现为牙龈出血疼痛。血糖控制不佳者牙龈毛细血管脆性增加,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%以下。缺乏维生素C时补充柑橘类水果和西兰花,每日摄入量不低于100mg。妊娠期激素变化导致的牙龈增生需加强口腔护理。
4. 物理刺激因素包括牙刷过硬、牙签使用不当或假牙压迫。选择软毛牙刷避免横向用力刷牙,活动义齿佩戴不适需及时调整。进食过硬食物造成的牙龈撕裂可用复方硼砂溶液含漱,避免进食过热食物刺激创面。
牙床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、脓液分泌需立即就诊。日常维护建议使用牙线清理牙间隙,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。糖尿病患者应增加口腔检查频次,正畸患者需用冲牙器辅助清洁。口腔健康与全身疾病密切相关,及时处理牙周问题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。
编辑:boheyiliao 来源:口腔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