剖腹产后腰疼主要与手术创伤、麻醉影响、姿势不当及核心肌群薄弱有关,可通过物理治疗、运动康复和姿势调整缓解。
1. 手术创伤与麻醉影响
剖腹产手术需切开腹壁多层组织,可能损伤腰部神经或肌肉。硬膜外麻醉穿刺可能造成局部软组织损伤,部分产妇会出现暂时性腰骶部酸胀。术后1-2周内伤口牵拉可能放射至腰部,建议使用医用收腹带减轻腹部压力,每日热敷腰部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。
2. 产后姿势代偿
哺乳时弓背、抱婴时重心前移等不良姿势会增加腰椎负荷。选择有扶手的哺乳椅,背部垫靠枕保持脊柱中立位。换尿布时使用升降台避免弯腰,抱婴儿时收紧核心肌群,单次抱娃不超过20分钟。
3. 核心肌群功能失调
妊娠期腹直肌分离及术后制动导致腰腹肌肉萎缩。产后6周可开始死虫式训练:仰卧屈膝抬腿,双手推膝对抗,每组10次。桥式运动能强化臀肌:仰卧抬臀保持5秒,每日3组。避免过早进行卷腹等屈曲动作。
4. 潜在病理因素
约5%的产妇可能并发椎间盘突出或骶髂关节炎。若疼痛放射至下肢或伴麻木感,需进行MRI检查。轻度突出可采用超声波治疗,严重者需椎间孔镜手术。骶髂关节错位可通过整脊手法复位。
剖腹产腰疼多数在3-6个月内逐渐缓解,持续疼痛建议进行盆底肌电评估和骨密度检测。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提重物,使用斜坡枕减轻哺乳压力,睡眠时侧卧腿间夹枕保持骨盆中立。产后康复治疗宜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系统性训练。
编辑:boheyiliao 来源:妇产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