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名演员朱媛媛的家人发布讣告称,#朱媛媛5月17日因乳腺癌去世,年仅51岁。
在她之前,姚贝娜、陈晓旭、阿桑等一众女星也被无情的乳腺癌夺走了生命。
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让无数女性谈之色变的“粉红杀手”——乳腺癌。
乳腺癌在中国的发病趋势
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第二的癌症,2022年新发病例约230万例,占癌症总病例的11.6%。
而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,每年约1.2%,2022年新发病例达35.72万例,且患者确诊中位年龄(47岁)早于欧美国家,呈现出年轻化趋势。
中国国家癌症中心2024年公布的数据显示,2022年中国乳腺癌发病人数约35.72万例,居于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第二位 。
近年来,我国乳腺癌发病率还在逐年上升,每年大约新增乳腺癌患者42万人,且年发病率递增3%-4% 。
若想有效应对乳腺癌,早发现、早治疗就是黄金守则。
4大早期症状,提醒乳腺不好了
1
乳房肿块
乳腺癌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乳房肿块,多位于单侧乳房外上象限,形状不规则、边界不清、活动度差。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腋窝淋巴结肿大或上肢水肿。
2
乳头异常
包括乳头回缩、凹陷、糜烂,或单侧乳头自发溢液(尤其是血性或脓性溢液)。
3
皮肤改变
乳房皮肤可能出现橘皮样变、水肿、发红、浅表静脉曲张或局部隆起。
4
其他伴随症状
部分患者会伴随月经失调、情绪波动、消化不良(包括食欲减退、便秘)等。
三年是个坎,五年是道关
乳腺癌康复是场持久战,术后5年尤为关键,是巩固疗效、降低30%-50%复发风险的关键阶段。
有网友称这5年“三年是一个坎,五年是一道关”。
因为约80%的乳腺癌复发发生在术后3年内,15%发生于4-5年内。
另外术后5年生存率是评估预后的核心指标,早期患者规范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99%。
若5年内未复发,远期生存率显著提升,但需注意三阴性乳腺癌等高风险类型仍需长期监测。
术后5年的阶段康复目标
术后1年:治疗与心理重建
治疗规范:完成手术、化疗、放疗等基础治疗,根据病理分型启动内分泌或靶向治疗。
心理调适:通过佩戴义乳、假发重建形象,参与心理辅导缓解焦虑抑郁。
康复锻炼:术后1-3天开始渐进式肩关节活动(如握拳、屈肘),2周后逐步恢复上肢功能。
术后1-3年:复发高峰防控
复查频率:每3-6个月复查乳腺超声、胸部CT、肿瘤标志物,关注肝、肺、骨转移。
生活方式:每周150分钟快走或游泳,低脂高纤维饮食(如西兰花、深海鱼),避免蜂王浆等含激素食物。
副作用管理:内分泌治疗患者需监测骨密度和妇科情况,预防骨质疏松。
术后3-5年:长期巩固期
复查调整:每6-12个月复查,重点排查对侧乳房新发病灶及远处转移。
治疗延续: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坚持内分泌治疗,部分高危人群需延长至10年。
术后5年后:低风险期仍需警惕
年度复查:每年一次乳腺钼靶、全身骨扫描,尤其关注晚期复发风险较高的激素依赖型患者。
健康维持:保持BMI<24,戒烟限酒,持续心理疏导预防“癌症后应激障碍”。
治疗、复查、心理、运动、饮食,乳腺癌患者康复期需要这样一个长期计划,每个阶段侧重不同的内容。
希望女性朋友能通过早期发现、规范化治疗、定期复查等手段,战胜乳腺癌,拥有更高质量的长生存。
编辑:ifhealth 来源:名医在线网